|
顺势求变,有的放矢(2019.12.11)时间:2020-06-19 顺势求变,有的放矢 ——福建晨曦科技CEO曾先生有话说 监理企业靠资质吃饭的日子不会长远了,整个社会是要靠诚信化管理为支撑,强调公司的诚信制度、执业人员的执业能力。 ——晨曦科技CEO 曾开发 近日,山东奥荣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邀请到福建晨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开发先生,与我公司的领导层、造价部及BIM工作室成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副总刘红芬女士担任主持。 首先,我公司BIM工作室负责人国强介绍了奥荣BIM技术团队建设情况、市场需求和当前困境,以及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针对国总提出的问题,晨曦科技CEO曾先生畅谈了他对BIM的认识和态度。 曾总说,晨曦科技是软件公司,但我没有太早做BIM,我走遍全国各地,发现很多人认识不透BIM的真正意义,必然吃亏。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字面意思就是建筑信息模型,实际上不是一个模块,而是N个,策划期是一个模块,逐渐深化,就变成施工的BIM模型,运营期也有BIM模型,后面再引申,就是建筑工程的信息化。同济大学设BIM专业,实际上批复后是智能化专业,学生的毕业证是智能化专业。所以,BIM这个词已经被演变的五花八门了。 曾总强调企业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比如做造价,如果可以用BIM算量,那就用BIM来算量;公司要做信息化,就可以做OA。BIM软件很多,各专业也不一样,BIM只是一个统称,即信息化的统称。以后BIM的应用就像智能手机的APP,大家只是利用它来解决问题。 晨曦科技跟全国四百多所学校有业务,培训他们,等这些学生成为设计院的中坚力量,BIM才会真正普及。就像90年代初必须设置一个打字室,设打字员,用五笔输入法,到今天大家都会打字了。AUTOCAD刚普及的时候,设计院有专门的CAD室,但是今天,每个设计人员都会了。BIM应用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平时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到了需要用的阶段直接用就好,这只是信息化的一个体现。 任何新技术只有提高了工作效率,才算真正落地。大家都知道,盘子是手工制作,一定有偏差,但BIM很准确,却没办法现场落地,咨询公司也就没有收益。将来大学毕业生毕业了,他们就都会了,根本就不需要咨询公司去做,但必须储备这类人才,一旦需要的时候不能不会用。 通过曾总的交流,我们深切了解到BIM运用的本质,不要为了求新而盲目推广。目前BIM软件生存很难,但是晨曦科技的目标是未来,而奥荣的目标是信息化和全过程,利用一个平台,提高我们的效率,顺势求变。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曾总还跟大家交流了企业管理信息化、品牌推广、信息管控等方面的内容,同时给山东奥荣的转型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座谈结束,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向曾总表示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