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G真人官方

文章
  • 文章
搜索

新闻动态

news

OG真人官方 >> 新闻中心 >>公司动态 >>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知识学习(2019.02.21)
详细内容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知识学习(2019.02.21)

时间:2020-06-19     

一、什么是隐患

(一)什么是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定义: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安全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隐患排查≠安全检查

(1)什么是隐患

      隐患:广义中的隐患就是在某个条件、事物以及事件中所存在的不稳定并且影响到个人或者他人安全利益的因素,它是一种潜藏着的因素,“隐”字体现了潜藏、隐蔽,而“患”字则体现了祸患,不好的状况。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注意:事故隐患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   

      ①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等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

      ②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一类是“违反”型隐患;另一类是由于某些因素而引起的隐患

在事故隐患的三种表现中:

      物的危险状态是指生产过程或生产区域内的物质条件(如材料、工具、设备、设施、成品、半成品)处于危险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人在工作过程中的操作、指示或其他具体行为不符合安全规定;

      管理上的缺陷是指在开展各种生产活动中所必须的各种组织、协调等行动存在缺陷。 

(2)什么是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具备导致事故、事件的潜在能力

      危险源的对象:根源;状态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根源为能量物质/载体,状态为能量物质/载体约束措施的缺陷。

      危险源≠事故隐患,但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果危险源和事故隐患没有有效的控制措施,都将最终导致事故。

(3)隐患的危害

      事故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而是由隐患或危险源所引起的,在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导致了我们所不期望的而且是无法预料的后果。

      因此可以认为,隐患就是事故的起因,事故就是隐患的后果。事故源于隐患,隐患是滋生事故的土壤和温床。


风险、危险源、隐患、事故


风险、危险源、隐患、事故


事故隐患的十个特征

主要有隐蔽性、危险性、突发性、因果性、连续性、

重复性、意外性、时效性、特殊性、季节性。


二、隐患的表现形式

隐患在不同的载体上体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其载体包括人、机、法、物、环五个方面。

——人的不安全行为

——生产机械设备故障问题

——制度管理上的缺陷

——物的危险状态

——工作环境不符合要求

1、人的隐患表现在:

(1)员工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违章作业

(2)技术水平、身体状况等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上岗作业

(3)对习惯性违章操作不以为然,对隐患的存在抱有侥幸心理

(4)员工不正确佩戴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甚至放弃不用等

2、管理上的隐患表现在

(1)安全生产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2)管理者自身安全素质不高,或只重视生产而对事故隐患视而不见、监管不力

(3)员工因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而导致安全意识不强,无法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4)安全管理中不按制度办事,以人情、义气代替规章、原则

(5)各级主管发现员工不安全行为时讲解不清、态度恶劣、语气蛮横,不仅不容易使员工认识错误,而且会让员工产生逆反心理,继续违章。

3、物的隐患表现在

(1)设备自身的安全防护装置缺少、不全或长期损坏待修

(2)设备的设计存在缺陷,不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易引发员工误操作,造成事故

(3)安全防护装置和个体防护用品的质量存在缺陷,起不到防护作用

(4)设备、材料、工具没有按照指定位置存储摆放,存放处没有工具取用记录或记录不全

(5)消防器材不合格或已过期,特种设备已过检验期或未检验使用

4、作业环境的隐患表现在

(1)施工作业面采光达不到要求,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不良

(2)设备摆放、材料堆放不符合安全规程和防护要求

(3)各类安全警示、指示标志缺少、不明确或指示混乱

(4)作业场所不整洁,生产工具、成品、半成品、边角废料等随意丢放,占用消防通道和工作区域,影响生产工作正常开展,造成作业环境混乱,容易引发事故

(5)电气设备使用不规范,私拉、乱接电线现象存在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依据


三、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要求

(1)成立机构

监理机构要检查建筑施工企业是否建立了由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牵头的隐患排查组织机构。

(2)组织培训

 要求施工企业按照公司、项目部和班组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并保留培训记录。

(3)全员参加

要求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原则,全员参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4)进行考核

建立考核制度、进行目标考核、考核结果奖罚。

四、隐患排查的工作程序和内容

1、项目隐患排查清单       

2、制定排查计划

3、隐患排查

(1)排查类型

(2)排查要求

(3)组织级别

(4)排查周期

(5)确定排查项目

4、隐患治理

(1)隐患治理要求

(2)隐患治理流程

(3)一般隐患治理

(4)重大隐患治理

(5)隐患治理验收   

五、治理隐患的基本方法

治理隐患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技术控制

2、管理控制

3、安全文化控制

技术控制:利用技术手段消除或减少隐患造成的损失,其方法有:消除隐患;控制隐患;防护手段;隔离防护;转移危险。

管理控制:严格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办事,公司上下各级管理人员切实肩负起各自的职责,及时发现隐患并落实整改。

安全文化控制:完善企业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知识培训与安全应急预案的演练,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各级主管的督察工作要到位、细致、亲切、人性化,让员工切实体会到安全与他们时时相伴,培养员工主动要求安全的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六、隐患整改

现场立即整改:有些隐患如明显的违反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的行为,比如未正确佩戴防护用品,这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式的一般隐患,排查人员一旦发现,应当要求立即整改,并如实记录。有些设备设施方面的简单的不安全状态如安全装置没有启用、现场混乱等物的不安全状态等一般隐患,也可以要求现场立即整改。

限期整改:有些隐患难以做到立即整改的,但也属于一般隐患,则应限期整改。限期整改通常由排查人员或排查主管部门对隐患所属单位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内容中需要明确列出如隐患情况的排查发现时间和地点、隐患情况的详细描述、隐患发生原因的分析、隐患整改责任的认定、隐患整改负责人、隐患整改的方法和要求、隐患整改完毕的时间要求等。

七、排查治理注意事项

对排查出的隐患记录建档,并在下一阶段工作中进行整改治理,整改验收完成后形成闭环。

排查治理工作中应从细节着手,多听取一线员工的合理意见与建议,将他们好的经验经过科学加工形成制度,注意排查治理工作的方式方法,要人性化管理,切忌强迫服从。

隐患的排查治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旧的隐患消除了,新的隐患还会产生;明显的隐患治理了,潜在的隐患还存在,不能一劳永逸,要作为经常性的工作,持续改进,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健全统计工作的制度、措施,努力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用规范化的要求,保证统计数据的及时、完整、准确;用制度化的要求,形成纵向横向畅通的统计信息渠道,从而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和统计工作质量。

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两个作用:

信息服务  →  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信息监督  →  用数据监督工作开展进度

结束语

消除作业现场的隐患,是消除各类事故的基本保证。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应对。利用各种有效措施全面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邮政编码:255000

公司邮箱:sdaorong@126.com
公司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联通路43号(沁园北区商务楼三楼)

0533-3170017

技术支持: 淄博网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